德育论文Press Center

德育论文

> 德育论文

[澄圃26期电子版] 让“合作”发挥最大的威力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8313 发布日期:2011-03-07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如何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是我们必须不断深入探索的方向。

合作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的“铺路石”。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且还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构筑合作平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一.创设合作探究的氛围。新课程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帮助者。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探究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在学生发言时,我都坚持做到认真地倾听、热情地回应,让学生体会老师对他的信任与肯定。而这种信任和肯定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安全感、成功感。在这份安全感的基础上,在探究需求的驱使下,学生便愿意畅所欲言了。只要有了正确的师生观,课堂上教师多给予学生积极鼓励、适时地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畅所欲言。这样,探究的欲望、创新的火苗就会在这融洽平等的师生互动中被点燃。          

二、搭建合作探究的舞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同桌互学、四人小组交流、朋友间互教互评、全班集体讨论、师生间的讨论,课外小组活动等方式,是合作的“基本支架”。教学过程中,只有不断地给它“添砖加瓦”,这个“合作舞台”才能发挥最大的功用。如生字教学时,我采用合作学习:先让同桌同学互检:听听同桌同学掌握了几个字,还有哪些字不认识。接着,让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长组织成员说不认识的字,并互教自己认识的字。在这种合作中,愿意向同学请教,愿意当“小老师”是他们学习生字的又一兴趣点,学生也能更轻松的认识生字、掌握生字。又如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我先拿出装有半瓶矿泉水的瓶子说:“假设这就是乌鸦要喝水的那个瓶子。乌鸦请大家帮忙想想,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喝着水”。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我便向各组分发几个装有水的塑料瓶子(为了安全,我把玻璃瓶改为塑料瓶),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办法,做实验。学生合作实验中,想出了很多办法。如:“用吸管”;“用小刀割瓶口”;“加热”;“推倒瓶子来喝”等方法。这些方法虽显稚嫩,但这是学生在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收获,是很有价值的。实践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员少、距离近,学生读书的机会更多、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接受伙伴评价的机会也更多。这时,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在愉悦、自主的情景中,学生一起主动地学习,积极地研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在不断碰撞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给他们充足的舞台,他们必还我们一个个的惊喜。

三、拓宽合作探究的渠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课改的主导思想。只要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我们都可以把它们“请进”课堂,拓宽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渠道。

把表演请进课堂。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观察、感受时,擅长形象思维的大脑的右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观察后,用语言表达情景时,擅长抽象思维的左半球处于兴奋状态,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可以挖掘出大脑潜在的力量,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参与的兴趣和意识,培养了参与的能力。把表演请进课堂,不仅能给学生创造很好的氛围,让学生入情入境,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如教学《专心致志》这篇课文时,对“专心致志”的含义,过多的讲解并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会事得其反”。我组织学生自主合作表演——展现生活中自己的学习表现和“居里夫人”的学习表现。学生在兴致盎然地表演中,很快就发现自己学习时的精力不够集中,很快理解了“专心致志“的含义。表演引路,把教学寓于有趣的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生便会轻松自然地理解掌握课文的知识。

把美术请进课堂。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中,我美术请进课堂,努力把它们合理地、有机地安排进课堂,尽量让教与学充满色彩。如教学声母《bpmf》时,小组竞赛(四人合作)——把学的声母用橡皮泥捏出来,并送回“四线三格”的家。这种做法,学生更感兴趣,记忆更加深刻,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堂课。又如在教学《太阳》的过程中,当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太阳时,学生便想出了“公路上,太阳是汽车叫出来的”、“教室里,太阳是从我的笔尖溜出来的。” 等富有童趣的语句来。在集体讨论中,学生的发言越发的精彩。当我看到大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想说自己的想法时,我便提议:“快,别让最美的太阳溜走,赶快拿起画笔,把最喜欢的太阳画下了吧!”此时学生的创造欲被完全地激活,他们在几分钟后便把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太阳画了下来。我便抓住这个时机,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小组代表上台讲解他们的作品,通过“画太阳”,学生对太阳的理解就更深刻了。望着那一张张充满童趣又极具个性的图画,望着那一张张满足、开心的笑脸,我深深体会到:只要让学生适时地运用画笔,学生便会不知不觉地将想象变成最美的图画了。

把音乐请进课堂。新课程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世界,感悟自然万物。把音乐请进课堂,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感染下,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来认识、感受课文。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我采用小组朗读比赛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课文,由于这是个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故事,我便让音乐引路。当老师进行配乐朗读时,音乐便自然地架起心灵与文本的桥梁,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展开想像的翅膀,逐步进入情境,自然地理解、体会着村民的悲伤情感。在全方面,多感官的感知后,学生的朗读便更富有感情了。又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我提议:“邀请你的伙伴,用你们最喜爱的方式来表达节日中的快乐吧”,起初学生还有些腼腆,可当轻快的乐声一响起,学生的感情便犹然而发,情不自禁地站起来用歌声、用舞蹈、用打拍子……展现他们的快乐。由此可见,在音乐中学习语文,学生更能领略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四、挖掘合作中的评价方式。“如何让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效力”是我始终在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我经常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拓展学生评价的途径,引导学生挖掘评价新方式,让合作学习发挥更大的效力。

◆互当“小听众”。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听听小组成员的读书感受,听听小组成员的新想法。当小组成员有精彩的发言时,给予掌声。当小组成员有发言中错误时,赶紧给他提意见。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

◆互当“小老师”。激发学生把自己掌握的新方法告诉大家,把自己的认识的字和新学的知识教给同桌同学,把自己新发现的问题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这样互当小老师,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探究、质疑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学生在互当“小老师”中不断建立自信。

◆互当“小评委”。引导学生给小组成员找优点、“亮笑脸”,使学生学会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点。在朗读课文时,我先让学生读给好朋友听,要求朋友间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互相“找优点、说不足”,接着上台表演,全班同学用“亮笑脸” 的方法进行评价。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更愿意接受来自伙伴的评价,更愿意改正伙伴对自己提出的不足。在这样不断地评价与被评价中,学生逐渐了解自己,认识他人,学会合作。

◆争当“小百灵”。引导学生运用请大家跟我读我来帮你请你来帮我我来给你提个意见我来夸夸你我来改正等语言,让学生用美的语言为合作学习添上文明色彩,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在这种具有人文关怀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但掌握自主探究的本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尊重关心他人。

总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阵地。只有构筑最有效地合作学习平台,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让学生更主动地探究、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