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论文Press Center

德育论文

> 德育论文

[澄圃26期电子版] 感悟朗读 焕发个性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16486 发布日期:2011-03-07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之间的文本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课堂不应该是一人独白,应该是双主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的教学过程是朗读与表述的有机结合,感悟与创新的发展过程。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个性在语言感悟训练中尽情的发挥?

一、读为主线--悟之本

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即要真正贯彻语言为主理念,则必须做到读书为本。今天的学生所面对的教材,多是用现代白话文写作而成的文章。叶圣陶有言: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深奥处教师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必罗哩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的确,只要让学生真正拥有读书的时间,教师根本无须繁琐讲析,只要审时度势,相机点拨一二,亦足以帮助学生会意明理。从下面的一节省级优质课《小镇的早晨》教学片断中,我们不难意识到这一点。请看--

师:请大家反复读这几句,体会一下其中的味道,再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悄悄一词让人感觉到小船从桥洞里钻出来时动作很轻巧,没有一点声响。

生:书上说小舟在河上轻轻飘过,可能用错了,应该是字呀。

师:是吗?老师倒想建议大家细读一下,或者查一下字典后再说说也行。

(学生反复读书、品味、研讨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我查了字典,就是物体在水上移动的意思,真是书上错了。

生:许多字都有好几种用法,也是一样的,在这里能用。第2自然段都在写小镇早晨的恬静,用更有这种氛围。

师:说得不错,那么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字让我感到小舟经过水面上时,如同物体在空中飘过一样轻柔。

生:小舟虽然很轻,可在河中真要做到像一样却也不易,由此可见,小镇的早晨的确是很恬静的。

师:说得太好了。看来书上不但没写错,反而写绝了。不过说实话,大家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更让老师高兴。现在,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把书读好?

(由于有充分的感悟、咀嚼和交流时间,学生再读时入情入境,非常到位。)

唯有多读书,才有真感受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

二、心灵对话--悟之源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亲近作者,与作者交流,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变要我说我要说,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一)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但是,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我想,活化形象能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借助形象显化语文,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境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境: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向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老师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要以自己的标准答案去套学生,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朗读,让朗读者对语言材料充分理解、感悟、直至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已有语感经验而自觉表露出来的,如果教师抛弃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是在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朗读技巧上作文章,虽然学生读得绘声绘色,但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和一台朗读机器有何区别?如教学《南辕北辙》一文时,当学生已体会到了季梁朋友的固执己见的表现,我及时引导:你怎么教育他?有的说:你的方向错了,即使你的马再好,旅费再多,车夫技术再高,也到不了楚国。有的说:我能想象出这个人以后的情景:这个人走啊,走啊,有一天,他的马跑不动了,旅费也花光了,车夫也累坏了,他们只好坐在地上,这时他后悔极了,心想:我明明走错了,怎么就不好好想想呢?朋友啊,我当初听你的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学生哄堂大笑)。有的说:我明白了要听别人的劝告。这时,我正想说点什么,不料又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对别人劝告要分析,才不会被骗。面对学生的高谈阔论,我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并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表演读、比赛读、自由读等)

对于文本的理解,我们远远比学生充分得多,深刻得多,但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代替学生去理解、去感受、去体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朗读、研究,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全面把握之后,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文本所蕴涵的情感展露出来,让情感在学生周围汩汩地流淌,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资源激发出来,参与到文本的解读中,形成文本和情感的水乳交融。

三、走向实践--悟之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将进行到底。

(一)读在文本留白处

  如同山水画一样,许多文本也有留白之处,引人无限遐想。遐想,是儿童最擅长的本领。在阅读教学中读在文本留白之处,从而自然引导想象,能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在《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一课中,教师可运用课文的空白点,抓住顺从一词,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讨论,通过想像王二小的语言、动作、心理来补充诗歌中的空白,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使抽象的文字顿时了起来。又通过你想对王二小说什么?激发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的情感。学生有感而发,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物形象越来越高大,感觉越来越深刻。在表达中感情得到升华,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二)读在语意谬解处

为了引导思辩,或者引起情感冲击,或者表达特定的含义,文本在一些细节处会设置一定的悖于逻辑思维处。如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满载而归时命令兵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就是一个典型。对于这样的点,教师如果未能引导学生读透,理解,就容易使学生对它产生误解。其次,由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不当而产生的理解上的谬误也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重点读好的内容。因为引导学生在这些容易产生谬误的地方深入地读,就能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就能引发精彩的思辩。而只有思辩才能深入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如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引导学生在沉痛、压抑、真情激荡的氛围中学习和交流。在学到长安街人们送灵车时,一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大家都那么崇敬周总理,那么不愿周总理的灵车远去,为什么课文中写道:可是灵车渐渐远去了,终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了。这个终于往往给人的感觉是盼望了很久的样子!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我心中一激凌,这样一误解再处理不好,会跟整个课文情感取向背道而驰,于是我将问题抛给学生:看来,咱们还读得不够充分。这个终于是想灵车快些走吗?这是怎样的终于?请大家在细读课文,联系前后文来谈谈自己的会。

1马上举手说:老师,我读到了。我认为这个终于写出了人们想留住总理但又留不住,灵车终于还是消失了的意思。

2我也读到这个终于是人们不忍心,悲痛欲绝又无可奈何的终于。

3我觉得从这个终于最能看出人们极不情愿,极其悲痛的心情。

4我读到这个终于能反映出人们与总理那种割舍不断的情感。

……

我点头向他们表示赞许:是啊!这是人们眼睁睁地看着灵车远去,想留却又留不住的无可奈何的终于,是生生地把总理与人们割裂开来的终于,是无法挽留的极其残酷的终于,是人们极不情愿、极不忍心、极其悲痛的终于,让我们带着这种撕心裂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个部分。

这是一个由于学生对文本把握不当产生误解而引发的思辩。通过这样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将感受依附于朗读表现出来是一种丰富的读,学生通过这样的读和辩的方式,不仅完成了文本的朗读理解和感悟,而且激发了学生对于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人们当时心境的再体验,最后的朗读成了一种水到渠成式的情感喷涌。

感悟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精髓,学生只有感悟了语言文字的内涵,才能读出文章的韵味。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给学习自主发挥的空间,鼓动他们探究读法,积累优美词句。在课堂上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要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只有让学生们得其神,得其法,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才能得到尽情展现,课堂才真正成了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成了师生共同创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