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新风Press Center

文明班队

> 文明新风 > 文明班队

探访“泉南佛国”里的宝藏——泉州市晋光小学开展世遗主题研学实践活动
来源:本站 作者:学校宣传组 点击:3707 发布日期:2022-08-23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余光中

近期,泉州市晋光小学一年2班的同学和家长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走入了世遗泉州的著名遗产点之一—开元寺,感受泉州丰富的宗教文化,和“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的淳朴民风。


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它的寺院经济及多元文化遗迹,反映了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共存特征。

     我们首先参观了我国现存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凌空而起的东西两塔之一——镇国塔。面对高耸的古塔,同学们纷纷感叹:“好高啊!”“简直比我家还高!”“一眼都看不到顶。”好高是多高?研学的目的和意义是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愿望,对于镇国塔高度的猜想,老师并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让同学们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镇国塔的高度进行测量。不一会儿,同学们就纷纷举手,说出了镇国塔的高度。所有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记忆,才能学习得更快。 


     接着,我们来到开元寺中,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殿”的大雄宝殿。同学们听着老师介绍“桑莲法界”,了解了开元寺的传说故事,“桑树开莲花”的美丽传说。

在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同学们找到了72幅狮身人面像浮雕,惊叹于浮雕精美的同时,也学习了泉州自古便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在当年的古刺桐城内,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贩们带来了数不胜数的奇珍异宝,也引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随着岁月流转,这些信仰在泉州生根发芽,相互交融,最终汇聚成灿烂多彩的泉州多元文化。时隔千年,开元寺里这一佛教与印度教相结合的建筑风格,便是那段历史的最好证明。

最有趣的环节是:找“神兽“。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纷纷感到惊讶有好奇,都非常兴奋,原来开元寺中竟然还有“神兽”。研学之本在于学中带玩,玩中边学,让孩子体验学习和成长的乐趣。跟着老师的引导,同学们找到了开元寺中的三大“神兽”。


霸下石龟--龙第6个儿子霸下,形似龟,平生好负重,力大无穷,是长寿和吉祥的化身。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改由霸下驮着。

“犭贪”--开元寺的“麒麟壁”上的神兽不是麒麟,而是“犭贪”,是一种独角兽。过去官宦人家常将此画绘在容易看到的地方,借以提醒自己,引以为戒,不能贪得无厌。

猴行者--西塔仁寿塔有一个著名的戴金箍的“猴行者浮雕”,它脖子上挂一串念珠,腰悬佛经一卷,栩栩如生。

最后,我们来到了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同学们一起参观了1974年从泉州湾后渚港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其伴随出土物。原来古船是这样!不少同学都是第一次看到古船,纷纷发出了感叹。通过参观古船出土的各类文物,包括香料、木货牌(签)、铜铁钱、陶瓷器、象棋子等,彷佛时间逆转,把大家带回了昔日的东方第一大港,亲身体会属于刺桐港的辉煌。


      开元寺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魅力,了解了宋元时期泉州的辉煌历史,而且通过沉浸式的学习,激发了孩子们对于家乡和闽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充满文化自信的孩子们,总是会闪闪发光。

       撰稿:一年二班

   编辑:傅希程

一审:蔡颖

二审:黄柠

  终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