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Press Center

重大事项

> 校务公开 > 重大事项

创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校汇报材料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18778 发布日期:2013-05-17

 

育人为本促发展   德育为先讲实效

——创建福建省德育工作先进校汇报材料

 

泉州市晋光小学

20114月)

 

 

我校创办于1928年,至今已有83年的历史。学校占地面积11022.7M2 ,校址原为清初靖海侯施琅将军的花园。校园内,绿树成阴,夏园池、假山岛、小凉亭、石拱桥,风韵犹存,与教学楼相互映衬,既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又蕴涵着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现有教学班35个,学生1880人,教职工101人。根据上级的要求,依据《福建省学校德育工作测评方案(试行)》,对照《福建省中小学德育工作测评细则(试行)》,现对我校2008年以来德育工作进行自查汇报如下:

一、强化德育管理,确立德育地位

1、树立德育管理理念

1)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学校根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精神,结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 概括和凝练了学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促进发展,培育个性”的办学理念、 “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的办学宗旨,确立“尚德、崇文、励志、笃行”为校训,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校长在开学式宣讲校训,要求广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积极倡导,大力践行。学校创作了校歌,制作了校徽、校标,努力使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成为引导师生追求理想、规范行为的力量学校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思想,制定了《和谐发展,强化特色——泉州市晋光小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提出把学校办成“园林化绿色校园、数字化信息校园、人文化文明校园、智慧化书香校园、秩序化平安校园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创建文明学校规划》和学校德育工作规划,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

2)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学校德育目标明确,既有长期的努力目标,又有近期的具体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工作措施有力,既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又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3)以人为本,同步发展。学校制定了《德育工作制度》《班级安全公约》《学生在校一日要求》《关于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家校联系制度》等德育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人文,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师生素质同步发展”的管理理念。

4)明确要求,定期考评。学校制定了《泉州市晋光小学教师岗位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能力要求》《泉州市晋光小学年段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能力要求》《泉州市晋光小学教师岗位说明书》,对教师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聘用条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教师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制定了《文明班队评比细则》《创建“文明班队”活动细则》,每学期在班队自评的基础上评选文明班队,并在新学期开学式上表彰。

2、完善德育工作机构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法制(综治)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室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工会副主席、团支部书记、家委会主任等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德育室,配有德育室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心理咨询室辅导教师等德育专干,分工明确,职责分明,互相协作,齐抓共管,把学校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专兼并举,形成合力。学校成立教职工团支部,负责开展青年教师思想、学习、业余活动等工作。学校成立少先队辅导组,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组织、设计、开展富有时代性、科学性、趣味性的少先队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心理咨询室,配备了心理辅导教师,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出心理教育宣传栏,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先后聘请市司法局、市检察院、中级人民法院等部门干部担任学校法制(综治)副校长,参与学校重大活动,协助指导开展法制、安全教育工作,为师生举行法制教育报告。聘请鲤城交警大队二中队、鲤中派出所干警为校外辅导员,为师生举办法制、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协助维持校门前交通秩序和校园周边的治安秩序。学校充分发挥关工委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重视少先队干部的指导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3)交流经验,征求意见。每学期伊始,学校即召开德育工作会议,要求全体德育干部、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参加,学习传达上级关于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文件、会议精神,研讨、交流德育工作经验,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与建议,全面部署学校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3、规范德育档案管理

学校德育室、少先队大队、团支部以及各班队每学期初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期末撰写德育工作总结,德育工作年报资料齐全。学校每年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根据学生思想状况开展思想品德、法纪和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活动,活动方案、活动过程和总结等资料齐全,整理归类规范,能反映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面貌。

4、健全德育管理制度

1)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学校坚持“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全方配合”的工作原则,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明确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并作为评先创优、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承担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建立师德考核制度。学校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的精神,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建立了教师职业道德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要求全体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实行安全工作责任制,明确校长为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组室、各班主任为相应责任人,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责任到位,奖罚分明。学校聘请三名保安,实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制,落实值班护导制度,严格执行人员来访、学生外出登记制度。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疏散应急演练,努力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逃生能力。

4)建立表彰激励制度。学校每学年开展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师德标兵等表彰奖励活动,每学年举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先进班集体等评优表彰奖励活动,发挥了树立榜样、督促后进的作用。

5)建立品行评价制度。学校遵循全面性、鼓励性、发展性的原则,实行了“等级+特长+鼓励性评语”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及其发展状况。教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品德行为进行描述,对学生的良好行为给予充分肯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婉转提醒或提出希望,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校还把“过程性评价(成长记录袋)和终结性评价(学生素质评估手册)”、课堂学习表现和课后活动情况相结合的办法,全方位、多元化评价学生。学校继续推广使用带有学校风光图片和名名言的表扬卡,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力求运用评价导向、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建立德育例会制度。学校每月举行一次德育例会,研究分析学生思想道德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措施,解决学生思想行为问题。

7)建立社会实践制度。学校能按要求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社区服务,让学生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学校每年组织五六年段的学生参加为期一日的军训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吃苦精神。每年有近300名学生踊跃参与红领巾假日农庄劳动,增强劳动观念,培养劳动习惯。每年组织一个年段学生到泉州市劳动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二、关注德育过程,丰富德育内涵

1、课堂教学常规化

1)开足开齐德育课程。学校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开足开齐德育课程。所有班级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每周开设1节班队课,3节品德与生活(社会),做到师资、课时、考核落到实处。期初组织备课组制定工作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学校加大对德育课程的动态监管力度,随堂巡查,做好记载,杜绝品生、品社课挪作他用的现象。

2)加强德育课程研究。李清珍、戴红红、黄红云、丁阿娜、林翠丽、洪东治、陈秀清、李越玲、黄旻雅、赖美容、黄惠榕、黄惠玲、孙小玲、庄碧霞等老师承担了市级课题《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研究》,于200812月结题。戴红红、黄阿琼、李越玲、黄惠玲、赖美容、张莉红、黄惠榕、丁阿娜、黄旻雅、邱秀枝等老师承担的《新课程下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的实践研究》于20093月被确认为市级课题。

3)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实际,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设计出恰当的教育形式,把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00812月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与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结题验收。20094月,学校承办了市小学信息技术实验学校校际教研活动暨晋光小学《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结题现场会,来自省电教馆、市教育局仪器站、市教科所、各县(市、区)教育局装备科、教师进修学校及市小学各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领导、专家及老师近一百五十人参加了会议。经专家鉴定,《信息技术环境下新课程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该课题被确认为省级优秀课题。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课题《新课程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下设27个子课题,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庄钟慧主持的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生阅读与习作能力的研究》接受中期检查,被确认为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第二批)立项重点课题。《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编作文集的研究》正在申报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这些课题主动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美术教师利用美术课制作陶泥蛋糕,之后举行“我为祖国过生日”陶泥蛋糕创意捏塑主题活动,学生制作的544件泥塑蛋糕作品拼成“祖国万岁”图样。夜幕降临时,学生点燃蜡烛,欢呼“祖国万岁”。这仅仅是学科渗透德育内容的一个个案。开展德育渗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水平,大大地提高了学校育人的整体效果。近几年来,学校选送林莹莹、陈赋斌参加教坛新秀评选成绩名列前茅,选送黄旻雅、王珊珊、骆婷、陈婉茹和陈浴民等老师参加市级以上学科优质课评选均获一等奖。

3)建设诵读经典德育课程。学校将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与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利用周三、周五早读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诵读《对韵歌》《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国学,让学生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优秀历史文化的影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感和公民人格,努力营造一个“德馨满园,书香满楼”的学习型学校。学校还编印了《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发给学生诵读,形成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

2、德育活动系列化

(1)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学校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思想道德情况,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 “感恩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等教育系列活动,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争当绿色使者,弘扬生态文明”“巧手折出美晋光”小手拉大手,快乐山间走“赠送春联”等实践体验活动,举行中队仪式比赛、六项素质技能竞赛、水果拼盘比赛、校园辩论赛、课本剧比赛、新诗会朗诵比赛、环保小报比赛、亚运手抄报比赛。在“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主题教育活动中,全校师生共捐款285390.6元,展示了我校师生乐善好施、积极向上的崭新风貌。开展为西南及玉树灾区捐款活动,分别捐出38007.72元和82548.4元,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开展《给灾区小朋友写一封信》活动,发出慰问信1868封。在“给先锋的一封信”活动,共寄出信件2156封。开展“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捐赠给丰泽区沉州小学爱心图书2784册,捐赠贫困山区图书1975册。我校学生参加泉州电视台10集《爱心满堂》的拍摄。

2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教室走廊张挂名人图像和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广播站定时播放《每周一歌》。每学年定期举行“四节一赛一展”,即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跳绳比赛和自编作文集展览。体育节活动内容的设计体现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分为竞技项目和趣味项目两类,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爱好兴趣报名参加比赛。科技节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书法绘画作品展,有文艺演出,有游园活动,还有班级联欢会。学校还举行自编作文集展览,引导学生收集自己的作文并编辑成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锻炼,智力得到培养,道德修养得到提高。

3)加强规范养成教育。学校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从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道德行为问题入手,加强学生常规训练,抓好养成教育。班级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主题班会,积极开展八项班级系列德育活动,培养健康心理和良好的文明行为。学校坚持以班风班纪、环境卫生、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等为内容的学生行为规范日常检评和“三无”(无买零食、无带零食、无乱花钱)申报制度,每周评比并利用升旗仪式表彰获得班风班纪、环境卫生、广播体操、眼保健操流动红旗的班级,每月公布“三无”申报情况,以评比促教育,促养成,使常规教育逐步达到日常化。

3、法纪教育制度化

1)制定法制教育计划。学校制订《五五普法规划》,并根据各个时期的形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每学年度的法制教育计划。

2)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每年的3月底最后一周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福建省安全教育周”,124为“法制教育日”,学校均能根据上级确定的教育主题,积极开展教育活动。利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以及集会、早会、班队活动,进行有关社会公德、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等内容的教育,进行相应的测查。学校教师、学生都参与普法知识考试。

(3) 建立法制教育网络。学校法制副校长每年至少为师生举行两场法制教育报告,校外辅导员每年至少为学生举行一场法制讲座,家长委员会委员每学年六人次以上为新生家长传授育儿心得,建立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学校重视“学困生”的帮扶,党员每人联系一个班级、一位教师、一名学生,重点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4、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化

1)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学校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大学本科毕业的教育学专业的专职教师。学校多次派心理辅导教师外出培训,多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形成一个以专职教师为主,其他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群体。

2)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师为学生开设《欣赏自我,尊重生命》等心理健康教育课,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心理健康网页等途径,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搞好学生群体与个体心理辅导,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发挥了学校心理教育的辅助作用,拓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效果,提高转化率。张跃飞老师应邀为《泉州广播电视报》之《心理讲坛》撰写了《快开学了,该收心咯》《听比说更重要》《你的孩子害怕社交吗?》等多篇心理辅导文章,对孩子和家长进行指导。

3)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于个别特殊学生,心理咨询室帮助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他们进行疏导。

4)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室建立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对学生不良行为及时实施心理危机干预。

5、网络思想教育多样化

1)融入学科课堂教学。学校加强对同学网络道德教育的指导,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和课程教学内容,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品德课、信息技术课,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课堂作用,使网络道德教育经常化。

(2)利用网络德育资源平台。学校充分利用福建小学生在线网站德育资源平台,组织学生创建班级德育网页,要求内容健康向上,图文并茂,侧重于学生成长记录、班级活动、安全教育等,使之成为展示个性的新舞台、促进学习的新课堂、交流沟通的新平台、班级文化的新空间,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开展绿色上网承诺活动。开展绿色上网承诺活动,增强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意识,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求学生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不登陆不健康网站,不玩不良网络游戏,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在校园营造浓厚的文明向上、绿色健康的网络道德氛围。

6、队伍建设全员化

1)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学校党、政、工互相协作,共同配合,积极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和《泉州市中小学教师开展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实施方案》等法规文件,观看周泓的《赏识人生》、魏书生的《教育与人生》等讲座录像,观看了教育电视系列节目《一代名师》,开展学习霍懋征、孟二冬、方永刚、韦列萍老师的活动。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学习《公民德行教育公益论坛》系列讲座,引导教师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党支部开展“增强使命感,树立新形象”主题实践活动,倡师德、铸师魂、练师能,提倡“党员要成为一面旗帜,树立一股正气,打造一支技艺精湛、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学校结合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以《弘扬高尚师德,做人民满意教师》和《生命与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激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努力做到依法治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重视德育队伍的培训与提高。校长积极参加进修,通过《小学德育》《教育法学》《中小学教育管理》等课程的考试,并参加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学习。副校长参加校长提高班学习。学校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领导班子及成员履职情况汇报和民主测评工作,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20位老师参加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2位老师参加福建省骨干班主任培训,35班主任参加福建省辅导员网络培训,6位老师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4位教师参加泉州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95位老师参加《科学发展观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公共课培训,61位老师参加公需科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教育培训,80位老师参加“同心体验、成就团队”主题拓展训练。学校还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促使班主任转变教育观念,增强了实施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艺术。

3)建立班主任评聘制度。学校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落实班主任每个月200元津贴,稳定班主任队伍,提高班主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德育导师制度和个别辅导制度,老班主任与年轻班主任建立师徒关系,帮助年轻班主任做好日常班级管理工作,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转化后进生。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促使班主任能用爱心去塑造学生,用真情去感化学生,用榜样去激励学生,用人格去熏陶学生,将敬业精神落到实处。

4)举行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学校每学期初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和班主任工作艺术以及新时期面临的德育问题等德育课题进行研讨交流。组织班队开展班队活动观摩,积极承担泉州市班队观摩活动。

4)公开选拔少先队总辅导员。学校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总辅导员,推选素质全面、开朗活泼、积极向上的青年教师担任辅导员,支持辅导员参加培训学习,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养工作。

5)形成全员育人局面。各学科教师共同进行学科渗透德育的研究,探索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

三、优化德育保障条件,营造和谐德育氛围

1、保证德育经费

学校为德育阵地建设、德育活动开展、德育师资培训、德育课题研究、德育安全保卫提供经费支持。2008年建设校史室、出版校庆专刊、拍摄校庆专题片投入24.21万元,投入其他德育经费30.9万元;2009年投入德育经费32.4万元;2010年投入德育经费34.7万元。学校德育经费占学校办公经费的45%以上,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建立德育阵地

1)建设校内德育阵地。学校建有少先队部、心理咨询室、广播室、校史室,有学校网站、《七彩光》队报、LED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德育墙。其中,校史室陈列学校发展历程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以及学校的主要荣誉证书、奖牌,展示了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显著的办学业绩,给师生予精神上的激励。学校网站设有一级栏目《文明之窗》,及时报道学校德育活动信息。澄圃楼玻璃幕墙上建有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学生活动照片,师生获奖情况,发挥教育、激励、宣传等作用。学校的“德育纵横” 、“科技博览” 、“文艺天地” 、“全民健身” 、“卫生园地”等宣传橱窗由相关组室负责出版并定期更新。

2)校外有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每年组织一个年段的学生到泉州市劳动实践基地参加劳动和实践锻炼。学校学生承包泉州市红领巾假日农庄,利用节假日参加劳动锻炼。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参加泉州市少年军校夏令营。每年组织学生到闽台缘博物馆、泉州海交馆、东湖公园、释雅山公园等参观秋游。这些实践经历成为队员人生历程中的美好印记和宝贵财富。 

3、美化校园环境

1)园林化。 学校被誉为园林化绿色校园。走进晋光,绿树成阴,夏园池、假山岛、小凉亭、石拱桥,风韵犹存,与教学楼相互映衬,既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现代气息,又蕴涵着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体现生态德育理念。

2)书香化。夏园池栏杆改造后,青石板护栏上雕刻了晓畅明了、琅琅上口的古诗文和生动形象、意味深长的成语故事图案,使校园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成为育人的课程资源。学校架空层宣传栏张贴着《论语》和《弟子规》,营造了“书香校园”氛围,提高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在此基础上,学校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

3)教育化。校园内有庄严大方的升旗台,每周举行升旗仪式,每天按时升挂国旗。 校训“尚德、崇文、励志、笃行”制作成钛金字张挂在教学楼上,成为规范,激励师生的强大力量。德育墙上有祖国政区图和世界地图,提醒学生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教室走廊墙上悬挂着伟人、英烈的画像,张贴着格言警句,到处散发出人文气息。楼梯转台设有仪容仪表镜,提醒师生时时处处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走廊墙壁的开关面板上镶嵌着图文并茂的图板,以此提醒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等优良品德。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是经过了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露出浓烈的文化气息,体现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和熏陶。

4)信息化。现在学校已经拥有1个校园网,1个网络管理中心,4台服务器,1个校园广播电视台,1个有线电视网,1间教师电子备课室,1间电子阅览室, 1个广播系统,1套校园监控系统,配备2间多媒体网络教室,2间多媒体电教室,1间多媒体会议室,35间多媒体普通教室,9间多媒体活动室,240台电脑,5兆光纤等,安装黑盾防火墙,既能有效阻挡校园网络之外的入侵,又能有效监控校园网络内部情况,为学生提供了健康、安全、文明的上网环境。

5)自主化。每个班级教室都有黑板报,中高年段由学生自己出版,低年段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出版。学校广播站在少先队辅导员指导下,学生定期播音。

6)安全化。学校成立鲤中派出所泉州市晋光小学警务室,组建应急小分队,进一步增强保卫力量,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校与各部门(室)、班级签订《安全保卫工作责任状》,要求各有关人员确实承担安全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对师生进行公共安全教育,制订应对发生涉及火灾、地震、校园暴力等各种灾害、事故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疏散应急演练,努力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学校加强消防器材及防盗设施的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学校还积极寻求社会支持,鲤中派出所联防队员、鲤城交警协管员在上学、放学高峰期到校门口维持秩序,进一步加强校园管理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4、密切家校联系

1)召开家长会。学校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及时通报班级工作情况、学生在校情况。每学年开学初,召开一年级学生家长会,介绍学校情况和开展课程改革的做法,让新生家长能配合学校开展对孩子的入学教育。学校多次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书》等,把学校要求、学校开展活动的情况向家长汇报。

2)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日活动,学生家长进入教室听取学校开设的全部课程,近距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学校采取不同形式征求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根据实际条件不断改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与拥护,家长普遍反映较好,满意率较高。

3)举行家教知识讲座。组织全体家长收看周泓的《赏识人生》家教讲座,举行“亲子教育大讲堂”公益活动——走进晋光专场,聆听亲子教育专家翟桂鋆做的《认识自己孩子,设计自己孩子,帮助孩子实现更加完美的人生》亲子报告,组织部分家长听取《关爱成长呵护未来》增高知识讲座,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

4)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学校向家长征集了一百多篇家教经验文章,举行家教经验交流会,并出版《澄圃·泉州市晋光小学家庭教育经验汇编》出版。                                             

5)召开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每年召开工作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情况和办学业绩,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校联系密切了,家校关系得到优化。

6)开展家访活动。学校要求班主任、科老师共同配合,每学年要对班级一半以上的学生进行家访。每学期至少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四、提高德育实效,发挥育人功能

1、学风良好,学生素质优良

学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止文明,遵纪守法,无打架斗殴现象发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优良率达到90%以上。近几年,我校学生参加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恩祖国征文比赛”、 “我的班主任”征文比赛、 “我与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征文比赛、市中小学生“感恩祖国”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读书演讲比赛、市“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网上知识竞赛,400多人次分获获奖。王若川同学荣获第九届宋庆龄奖学金,成为我市唯一获得这一殊荣的小学生。学校在威远楼举行“小书法家”曾隽博小朋友书作展,宋长青、周民分别为之题词2008年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海西情——集邮助我学习”主题团体活动获组织奖,201012月参加福建省体育局、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2010年“学无涯杯”福建省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荣获优秀组织奖单位称号,20095月参加泉州市青少年“把我的幸福告诉你”全国少年儿童书信比赛泉州选拔赛获优秀组织单位,20096月参加市“捐万卷书筑爱心桥”大型公益活动获优秀组织奖,20095月参加泉州市第十一届小学生六项技能素质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组织奖,201011月参加泉州市“培元杯”小学生生活与劳动技能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20111月参加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电视台主办的泉州市首届闽南语童谣电视大赛获最佳组织奖,20112月参加泉州市文明办、泉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泉州市春节、元宵节中小学“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荣获小学组一等奖(第一名)。

2、教风良好,教师爱岗敬业

学校教职工精神面貌好,穿着仪表端庄,言谈举止文明。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有较好的团队意识,同事之间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教职工遵纪守法,从无发生违法违纪行为。三年来, 4位老师受到省级表彰, 21位老师受到市级表彰

3、校风良好,学校获得发展

三年来,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德育活动的蓬勃开展带动了其它工作的,使学校整体优化,办学工作不断上新的台阶。学校荣获福建省2006-2008年度(第十届)文明学校、福建省第一批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单位、福建省省爱鸟护鸟先进单位、少先队大队被授予“省少先队红旗大队”,学校先后荣获泉州市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小学教学管理先进学校、泉州市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12项市级荣誉。

4、形象塑立,社会认可度高

近几年,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积极承担对外活动,展示晋光学子风采,家长满意度、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2007年、2009年暑假我校君虹、黄加贤和6位学生先后参加泉州市少年儿童友好交流团前往日本浦添进行友好交流活动。黄加贤撰写了《再谱中日友谊新篇章——2009年泉州市少儿友好访问团赴日本浦添市交流情况的报告》发表于《福建外事》2010年第5期。2008年暑假,日本浦添市少年儿童友好交流代表团一行到我校参观访问,我校举行的诵读经典、器乐演奏、文集展示、幻灯制作、电子百拼、工艺制作、围棋天地等特色活动,给代表团一行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参观、交流、结对、联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了两市青少年的友谊。《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对这次活动做了宣传报道。学校还组织150名学生参加全国农运会的开幕式演出,效果良好。2010年学校先后承办市直中小学生感恩老师演讲比赛和“福建财贸集团100万淘帝童装奖励泉州优秀儿童发放仪式。2008年学校举办建校8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通过举行“庆典大会”、“晋水流长 光华璀璨”文艺演出、校史室展、“童年梦·学子情”书法绘画作品展、“新课程小学阶段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现场研讨会等,还出版纪念画册、个性邮册,拍摄专题片,刊发专题报道文章(《福建教育》2008年第11期刊发《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记泉州市晋光小学》,《泉州晚报》《泉州广播电视报》分别刊发了《晋水流长光华璀璨——泉州市晋光小学八十年办学巡礼》),展示学校八十年光辉历程和办学成果。《泉州电视台》《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泉州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对这次活动做了宣传报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良好赞誉。之后,《泉州教育》电子版2008年第10期发表《晋水流长 光华璀璨——泉州市晋光小学八十年办学巡礼》《泉州市晋光小学简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记泉州市晋光小学》《晋水如歌光辉岁月——泉州市晋光小学80周年校庆掠影》,收入12位老师的论文,专题报道我校办学业绩。学校办学工作广泛认可,58则报道在《泉州晚报》《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泉州广播电视报》刊登,270则报道被泉州市教育信息网采用。中共泉州市委宣传部主编的《海西战略下的泉州》《为中国喝彩·聚焦泉州——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均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业绩。《福建教育论坛》2010年第9期在《名校、名校长风采》专栏刊发了我校黄加贤撰写的《SWOT分析法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君虹撰写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吕亚雄撰写的《把握语言工具,提升课堂品味》。黄加贤撰写的论文《学校文化积淀的研究》发表于《小学德育》2010年第4期。黄加贤的教育专著《教海探航》、《校长谈学校发展》分别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向全国介绍学校的办学经验。名师网顾问陈红峰、黄抗强撰写了《最近发展区教学与素质教育和谐结合的典范——福建省泉州市晋光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对我校学生自编作文集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名师网莅临我校专访,拍摄了《探寻晋光小学子编作文集秘密》《福建泉州晋光小学黄加贤校长专访》视频在优酷网上展播。《名师网走进晋光小学》大专题在名师网“名校巡礼”栏目播出,该专题分为“历史沿革”“发展历程”“风雨征途”“风光无限”“学校荣誉”五大板块,刊出《一切为了人的发展——记泉州市晋光小学》《谱写素质教育华美乐章》等文章,展播《晋水流长光华璀璨——泉州市晋光小学八十年办学巡礼》《福建泉州市晋光小学自编作文集的秘密》和《福建泉州市晋光小学校长黄加贤访谈录》三段视频,全方位介绍我校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骄人的办学业绩,我校成为第一所经名师网面向全国推出专辑介绍办学经验的小学。

 

几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德育课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深化,德育工作实效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德育活动宣传需要向高层次发展。今后,学校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继续加强德育管理,关注德育过程,提供德育保障,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突出德育在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探索德育新途径,将师德、科研、课堂德育有机整合,使我校德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更好地发挥德育“育人”的职能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