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天地Press Center

学科论文

> 教改天地 > 学科论文

关注生命价值 开发生命潜能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11168 发布日期:2011-03-07

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是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是处于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具有奠基意义的发展中的人,是具有多种需要、能力和具有发展可能的人。正在到来的是一个重视人的主体地位的时代,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发展的促进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因此,教育必须重视生命价值,开发生命潜能。

一、关注生命价值,树立正确观念

关注人的生命价值,是21世纪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它意味着教育思考的对象从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教育发展的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

1、树立“生命的整体性” 观念。人的生命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生命有各方面的需要: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行为的、价值的、信仰的。任何一种活动,人都是以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的方式参与和投入,而不只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参与和投入。儿童处于生命中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也是最需要学习的重要阶段,处于个性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影响的价值,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伸到终身。因此,教育者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儿童。强制的学习、活动必将导致儿童产生恐惧、厌倦的心理,枯燥、单调的学习内容、活动内容必将限制和压抑儿童个性、生命力的自由发展。

2、树立“人的发展的能动性”观念。人的发展是人的潜在可能性在实践中逐渐转化为现实存在的过程,这一转化的过程,有赖于人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有赖于人的价值观、自主选择意识以及在实践中对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教育者不能只把知识、能力、观念或行为教给儿童,而应该充分关注儿童生命活动本身,考虑儿童的实际需要和发展可能。

二、遵循成长规律,开发生命潜能

生命的成长有其内部的规律,教育者只有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才能开发儿童的生命潜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走进儿童的心灵。儿童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知识的接收器和成年人的支配者。教育要取得实效,就需要教育者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

①保护儿童的自尊。自尊是个人求得他人或集体尊重的一种情感,人对它的需求往往超过物质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它是儿童发展与成长的阳光和空气。儿童的自尊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显得特别敏感和脆弱。教育者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不要有意无意贬低他们的能力,不要抹杀他们的努力,不要把成人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他们。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不可能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用同样的速度,沿着同一条途径,达到相同的终点,因此不要简单把这个儿童跟那个儿童相比,更不能拿这个儿童的弱点同那个儿童的优点比。

②倾听儿童的心声。心灵渴望表白,尤其是儿童,他们藏不住心里话,掩饰不住真实的感情,有强烈的表现欲。教育者应该让儿童享有言论自由,倾听儿童的心声,允许儿童以独具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自己内心之所想。

③尊重儿童的选择。路需要自己走,教育者要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没有必要现在就为儿童设定将来的生活和工作。谢军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国际象棋大师,她从事国际象棋是她自己选择的。她从小就喜欢下棋。可她的妈妈毕业于清华大学自控系,是一位电子工程师,希望她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名牌大学,做一位科技工作者。12岁那年,谢军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是上学还是下棋,她必须做出选择。妈妈和谢军进行了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妈妈说:“你喜欢下棋,对吗?”谢军看着一脸严肃的妈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那好,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谢军再次郑重地点了点头。明智的妈妈同意了谢军的选择,她没有用自己的理想代替女儿的爱好。从小让孩子自由选择和决定,不但可以培养孩子思考、选择的能力,而且可以让孩子学习接受并承担结果。

④宽容儿童的过错。宽容儿童,应该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儿童,儿童在某一阶段看待问题受到其认知水平的限制,随着他的认知的发展,他会逐步改变自己的观点,成人没有必要把他的观点强行扭转过来。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一般来说,儿童平时出现的错误大多是一时约束不住自己、感情冲动而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教育者不要轻易认为那是儿童思想道德问题,应及时地指出儿童的错误,只要他已经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就应该给予肯定,不能指责,更不能惩罚。教育者的宽容,可以满足儿童的正当心理需求,促进儿童不断发展。

⑤和儿童一起成长。教育者的美德是儿童最宝贵的财富,教育者的足迹是儿童的里程碑。教育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会对儿童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河南省“十大光荣母亲”之一的古葆芝有个儿子患先天性晶体后纤维膜增生症,面对沉重的打击,古葆芝选择了坚强,她送儿子去盲校学习,培养儿子对体育的兴趣,为儿子订阅体育报刊,使儿子成为郑州经济台特聘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成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河南省“自强模范”和全国残代会的代表。为了激励儿子继续奋发向上,古葆芝在花甲之年拿起笔来,练习写作。如今,她已成为远近有名的业余作家了。教育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时时处处作受教育者的楷模,不仅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可以和受教育者一起成长,不断开发生命潜能,提高生命质量。

2 、让儿童走进生活。儿童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日常生活具有感性、具体、生动和教育性的特点,是他们关注的中心,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让儿童走进生活,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开发生命潜能的基本形式。

①走向大自然。据前苏联神经学家巴达利扬和瑞士教育家佩斯塔洛奇的研究认为,过多的抽象信息会压抑儿童的个性,影响儿童大脑的健康发育。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概念是在“视觉理解”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感性形象对思维发展有重要意义。大自然的鸟语、虫鸣、流水组成的和谐音乐,绿叶、红花、碧水构成的美丽图画以色彩、形状、声音、运动状况等形式刺激着儿童的大脑,将有力地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教育者要让孩子走向大自然,观察花鸟草虫、闪电雷鸣、阴晴雨雪、日升月没、昼夜交替,遥望满天星星,陶冶健康情趣。

②参与活动。不要认为只有读书识字才是学习,其实儿童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育者要放手让儿童走出户外进行调查、参观、考察、访问和生产劳动,进行实践锻炼,让他们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学习。儿童参加具有文化传统的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活动,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参与具有劳动服务特性的种花草、养鱼、煮饭、修电器、制作玩具等活动,可以获得多方面的能力,促进素质全面发展。

③体验情感。我们要培养人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必须努力使人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成为动机的一部分,因此教育不仅要关注儿童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关注他们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有位老师多次教育学生要尊重残疾人,可学生仍然看不起残疾人,欺负残疾人,这是为什么?因为学生的内心并没有认同残疾人,没有体验到残疾人的情感。后来,老师让学生把眼睛蒙上,学盲人走路,学盲人吃饭,学盲人整理东西。学生当了几个小时的盲人,体会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以后再不欺负残疾人了,还把零钱捐给残疾人。

3 、让儿童走向成功。成功是指儿童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者要帮助儿童获得成功,儿童通过自己的尝试获得成功,可以提高积极性,最终形成追求成功的内部动力机制。儿童追求成功的过程,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是潜能被发现和潜能发展的过程。

①积极的期望要求。从远景性的期望来看,教育者应坚信每一个儿童都有成功的愿望,都有成功的潜能;从近景性的期望来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从儿童实际出发,提出儿童经过努力后能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当教育者的期望水平与儿童的能力相吻合时,儿童认为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大,因而会表现出较强的追求成功的动机。

②培养儿童的自信。自信就是懂得自身的价值,它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基础,是人走向成功的第一要诀。一个充满自信的儿童,做事积极主动,勇于尝试,乐于挑战;一个缺乏自信的儿童,做事畏缩不前,悲观被动,犹豫不决。赏识儿童,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儿童得到赏识,良好的动机会进一步强化,以后当他碰到类似情况时,便会产生“行为迁移”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定势,促进儿童由“他律”向“自律”过渡,使素质得到内化。

③发现儿童的才能。每个人素质发展都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都在某一方面与众不同,甚至优胜于他人。教育者应把儿童的现在作为起点而不是终点,尤其要发现他们智慧发展的最佳点,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化学家奥托•瓦拉赫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他读中学时,学文学,过分拘泥,缺乏想象;学油画,不善于构图,不会润色。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许多人认为他成才无望,而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在化学世界里,他的智慧的火花被点燃了,他的潜能被挖掘了,他的成绩遥遥领先,这位文学艺术、绘画艺术方面毫无造就的人变成化学方面公认的前程远大的高材生。教育者应关注儿童的发展潜力,如果某个儿童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比别人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再苦再累也不在乎,就应该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他的智慧发展的最佳点而进行开发。从小注意发现儿童智慧发展的最佳点,开发儿童的潜能,就能把希望的“苗子”变成“大树” ,把“潜在”变成“现实”

④鼓励儿童创新。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命力最富有生机的时期,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期,思维发展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发明、幻想、创新最旺盛的时期。鼓励儿童创新是开发儿童生命潜能,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a.保护好奇心。人人都有好奇心,儿童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好奇心可以激活人的创造力,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发挥,最终获得成功。教育者应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对于他们提的各种问题,或应耐心地给予解答,或引导他们带着疑问,去读书,去观察,去实验,去思考。

b.鼓励求异思维。儿童的思维有其独特性,往往不受任何局限,敢于海阔天空地想象。教育者应鼓励孩子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寻找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敢于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出新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发现多种解答和多种结果。

c.培养顽强意志。任何创造都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而是持之以恒、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需要顽强的意志。人们经常在做了90%的工作后,放弃了最后可以让他们成功的10%,这不但输掉了开始的投入,而且丢失了经过最后努力发明成功的乐趣。教育者平时应让儿童参加各种艰苦的实践锻炼,让他们经历挫折,培养他们吃苦精神和顽强意志。儿童面对失败,教育者应教育他们不能盲目蛮干,应该勇于探索,寻找原因,总结经验,决不轻言放弃,才能不断创新,取得成功。

总之,教育只有高度重视个体生命价值,树立生命价值观念,遵循生命成长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使生命主体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使生命主体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本文发表于《小学教育科研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