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天地Press Center

学科论文

> 教改天地 > 学科论文

利用隐性教育 培育学校精神
来源:本站 作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11074 发布日期:2011-03-07
摘 要] 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浸染和个体的从众模仿、同化顺应,而隐性教育发挥作用,同样需要依靠情景的潜移默化和个体的受暗示和从众,二者的教育机制是一致的。利用隐性教育来培育学校精神,要在整体的思考中生成学校精神,在隐蔽的教育设计中培育学校精神,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凝聚学校精神,在独特的个性追求中提升学校精神。
[关键词] 隐性教育 学校精神 培育
    学校精神是一种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由群体无意识演变而成的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这种文化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学校精神不仅体现着校园主体的浅层文化观念,而且反映着深层的思想理念,是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生活信念,因而,直接影响着主体的精神状态和事业观,影响着学校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制约着全部教育活动的进展。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的,是指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者向其实施任何目的明确的教育举措,而仅凭自身对周围的人、事、物、景的感知、认同、欣赏、崇敬,进而被感染、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所受到的教育,其效果是经过了长期的教育熏陶之后所形成的人的内在素质的提高,它比显性教育效果更具有恒定性。探讨隐性教育原理与学校精神的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利用隐性教育来培育学校精神,对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隐性教育是培育学校精神的有效形式
(一)学校精神的形成机制
    学校精神是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心理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我们可以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描述出学校精神的文化浸染与沉积的动态过程,从而揭示学校精神的形成机制。
    1、外部机制。学校精神是打上学校个性烙印的特色文化,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长期发挥着导向、凝聚、规范、激励和发展的功能。在文化的传递和发展中,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逐渐浸染作用于个体意识而积淀成个体无意识,而个体无意识又经过汇聚、积淀而成为集体无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群体心理积淀越来越厚,积聚形成一种强大的认知场和浓厚的心理氛围,在不知不觉中对全体学校成员的行为起着统一规范的作用。当群体无意识浸染与渗透历经积淀和凝聚之后,再由学校领导个体和群体的有意选择,概括提炼出共同的行为准则,把群体无意识转变成可概括、可预期的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经个体认同后保留延续下去,便成为学校精神。概括起来,学校精神的形成经历了“个体意识——个体无意识——群体无意识——群体意识”的转变过程。
    2、心理机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的心理,在归属动机的驱使下,会积极地与同辈团体所倡导的观念相协同。因此,处于特定文化氛围中的人际交往模式,通过个体模仿和潜移默化影响在观念形态中保留下来,形成个体无意识,而无数个体无意识再积聚而成为集体无意识,两者通过同化与顺应机制进行相互作用。所以,归属认同、从众模仿、同化顺应是个体趋同群体意识的心理发生机制。
(二)隐性教育发挥作用的机制
    隐性教育是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不明显地占用一定时空,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起作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它通过无意识的情境发生潜移默化、水滴石穿的积极作用。这种情境,一方面使置身于其间的人在强烈的心理和环境制约力量的软性氛围中自觉约束自己,使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另一方面容易引起人的感情上的共鸣,使受人把自己置于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的地位,使之在感化、启迪、激励中产生一种内化了的驱动力。受教育者正是通过各种暗示、从众、无意识、情景效应等复杂心理活动,来学习和接收各种教育因素的。隐性教育因其充分重视人的内在因素,使受教育者在一种和谐、平等乃至具有共同意志倾向中完成教育活动,因此其教育内容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被受教育者终身受用。
(三)隐性教育促进学校精神的形成与提升
    学校精神的形成,需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浸染和个体的从众模仿、同化顺应,而隐性教育发挥作用,同样需要依靠情景的潜移默化和个体的受暗示和从众,二者的教育机制是一致的。在学校精神的培养过程中,广大师生对周围的人、事、物、景的感知、认同、欣赏、崇敬,进而被感染、熏陶,这种在潜移默化中所受到的教育,就是隐性教育。可以说,隐性教育蕴含于学校精神形成的过程之中,学校精神形成的过程就是隐性教育发挥作用的过程。当学校精神形成之后,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浸透、潜伏和弥散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及校园主体群之中,形成一种浓重的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师生具有向往感与亲和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而这种感染和熏陶犹如液体渗透般细润无声而又不可抗拒,通过个体成员内化的机制而逐渐浸染成一个强大的氛围,既提高了隐性教育的实效,又促使学校精神的巩固和进一步提升。
二、在隐性教育中培育学校精神
(一)在系统的整体思考中生成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虽然是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但它的培育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从物化环境系统、文化活动系统和制度系统中凝练、提升形成观念系统,进而形成学校精神。“物质景观系统——文化活动系统——规章制度系统——思想观念系统”是同属于学校精神系统中又处于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前一系统是后一系统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培育学校精神要有系统的观念,要做整体的思考。
    1、优化物质景观系统。学校的物质景观,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和校园艺术生态。校园主体建设指门面、路径、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校园文化设施主要指体育场(馆)、图书馆、讲演厅、展览厅、音乐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物。校园艺术生态指草坪、树木、花坛、喷泉、牌楼、雕塑、亭台、楹联,假山、纪念碑等。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但是,经过了教育建设者们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并适应人成长的需要而进行的精心设计和创造,校园建筑物和生态环境会“活”起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 。整洁的校园环境、安静的教学区域、优美的园林绿化、先进的教育设施、开阔的运动绿茵场地、催人奋进的校园雕塑、生动活泼的校园壁画,无不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透露出浓烈的文化气息和青春活力,体现着某种教育思想、教育风格,蕴涵和预示着一定的办学目的和育才目标。令人赏心悦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构成一种美的氛围,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 ,会产生出如磁场般的美的吸引力。产生吸引力,形成审美力这是物质形态的校园文化产生的隐性教育力,不仅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而且“润物细无声” ,给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 ,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师生的灵魂,熏陶和感染着师生,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
创造良好的物化环境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师生成长的基本物质条件。在进行校园规划、绿化、校园建筑的设计以及人文景观的建设时,一要提出人才培养的规格意向和目标指向,并把这种“意向”变成校园教育环境的规划图,把人的发展目标隐含在设计之中;二要赋予物质设施以文化内涵,使之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形成师生员工爱校情结的载体。
    2、规范行为文化系统。学校的行为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形象、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际行为。主体行为形象主要指学校领导作风和领导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和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服饰等生活习惯;文化活动载体指自主性科研学术活动,课外文娱、体育活动,群众性俱乐部活动等;交际行为载体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以及校际交往活动。在上述工作与生活交往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依据已经理解的和正在理解中的生存规则、道德准则和公务原则,制约并引导着自己的行为,选择与他人、与群体、与社会相适应的行为方式,并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习惯、情意和倾向。这种文化倾向的趋同与凝结,便会构建成为学校的整体风气——校风,其影响力往往比被动地接受说教来得迅速,来得深刻和有效。
    行为文化的传播,适应了青少年的善于模仿、易受感染的特性。学校要经常开展有意义文化活动,以引导和规范师生的行为,如在教师中举办文学沙龙、书画展览、影视评论、卡拉OK比赛、球类竞赛、登山活动以及其他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记者团、棋社,组建合唱队、舞蹈队、时装表演队、运动队等,组织兴趣活动小组,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竞赛,小主持人比赛,举办文艺演出,等等。开展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师生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助于规范师生的行为,优化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气氛,形成朝气勃勃的学校精神风貌。
    3、完善规章制度系统。规章制度系统指的是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发展规划、师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检查评比制度、年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学校是一个由众多人员组成的集体,要使这样一个集体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必须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系统,使它形成一种外部约束力,对学校成员施加影响,约束与引导人的行为,并且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的认可与遵循,来形成他们一致的观念意识与行为规范,以保证群体目标的实现。学校制度文化是一种可见的、固定的、有形的条款式文化,是具有强控制性、强管理性、强限制性效应的硬约束文化,它“迫使”校园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主动”地领会其意义,无条件地遵守,自觉地维护,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度越规范、健全、科学,其约束压力就越大,发散力就越小。学校要建立教职员工岗位目标责任制度、择优聘任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奖励惩罚制度,从而在学校中营造出一种注重责任、追求优良业绩的良好氛围;要认真执行制度,促使制度的要求逐步内化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4、提炼思想观念系统。思想观念系统是社会价值观念在学校的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其主要形式为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校训、校风以及校歌、校旗、校徽、校标等。它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经过提炼和升华而形成的。学校精神的初始状态是自发而模糊的,如果不加概括和引导是不会自觉形成精神的。当学校精神走出无意识的黑箱状态之后,就上升到人们的意识域中,由无意到有意,从模糊到明确,由自发到自觉,走向可意图可设计状态,以此标志着学校精神的发展从自发孕育期走向有意识的整合期。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要从学校精神赖以生长的心理机制和生存环境入手,以自身言行为导向,自觉培育、倡导和发扬学校精神。一所学校的校训、校歌,就是由办学的认识浓缩、提炼、升华和韵化而成的。校训、校歌经过孕育,诞生了校风,进而形成了学校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并物化为校歌、校旗、校徽、校标等。学校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它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新的内容。
(二)在隐蔽的教育设计中培育学校精神
    1、隐去教育目的。在隐蔽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并不显现,受教育者事先并未意识到,因而没有接受教育的心理准备,但随着情境的感染,受教育者才逐渐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所在,而此时,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文化积累已经认同了教育者的教育内容。
    2、隐去教育者。隐性教育表现为学生个体性学习活动,是在教师不指导、不参与,或较少指导和较少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什么”和“怎么学” ,参与哪项活动或不参与哪项活动,基本上是由学生自行决定和自行组织实施的,即使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也大都属于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主体性活动。
    3、隐去学习内容。学生在学校里做游戏,玩耍,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他们在参加活动中与同学交往,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特长得到展示,可以说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这些活动作为学习内容并未被学生所意识,但它们确确实实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因此,隐性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学校常规性活动到家庭日常生活,从家庭个人自理性活动到社会性实践活动,都是隐性教育的内容,它包含了生活的全部内容,体现了生活就是教育的理念。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常规性活动,又要引导学生参加校外活动:在家里洗衣服、煮饭、种花草、养鱼、修电器、制作玩具,以获得多方面的能力;走出户外进行调查、参观、考察、访问和生产劳动,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学习;参加具有文化传统的元旦、元宵节、中秋节等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隐去学习形式。隐性教育被称为“无课堂”教育或“跨时空”教育,主要体现在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它通常在课后和课外活动出现,用课余时间进行。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需要、接受能力和身体条件,适时选择活动时间、空间和方式,自主确定活动量。
(三)在和谐的情感氛围中凝聚学校精神
   情感氛围是学校内部进行各种交流和沟通的环境基础,它对促进人们的文化、思想、观念和人生观等的形成起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隐性教育不是简单地以某种手段去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创设学校特有的情感氛围会凝聚所有人的思想、感情和力量,形成学校精神。
   1、创设情境氛围。情境氛围具有约束力和感染力。整洁、清新、幽静和舒适的校园环境,对师生都会产生一种约束力,影响着师生的行为。在学校墙壁、宣传橱窗张贴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就能创设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在校门口、廊道两侧题写富有时代精神的对联、横幅,阳台走廊墙上悬挂伟人、名人、英烈等画像,室内墙上张贴格言警句,广播播放优美而动听的校园歌曲等,都能激发师生的爱国情怀,颂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师生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受到感染和熏陶。
   2、创设感情氛围。和谐的感情氛围与教育目标相吻合,与师生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相吻合,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完善起着一种推动、促进和摧化的作用。创设感情氛围需要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
   一要提倡相互理解和尊重风气。理解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学校要倡导互相理解和尊重的风气,要求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将心比心”地考虑问题。只有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深化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的舆论导向是学校师生用来评判人、事、物的标准,影响着师生对人、对事、对物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的人和事应该受到赞扬和推崇,玩忽职守、斤斤计较、因陈守旧的人和事应该得到批评和惩罚,这样弘扬正气,打击歪风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要畅通人际沟通渠道。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感情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它是人际关系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手段,没有人际沟通,就没有人际关系。学校内部人际沟通有两种渠道:一种是正式的组织渠道,比如通过学校正式组织(党、政、工、团)反映情况或意见;进行民意测验,收集意见;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听取意见等。这种沟通不仅能增进人际关系,还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另一种是非正式渠道,即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个人交往,这种沟通带有情绪性和情境性,不受约束,更能反映师生的真实思想和动机。
   四要正确处理人际冲突。调节教师间、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要公正分配个人利益,客观评价教师工作或学生学习绩效,满足师生的自尊心、荣誉感,使他们达到心理平衡,产生友好、合作的态度,避免破坏和谐的感情气氛。
(四)在独特的个性追求中提升学校精神
    1、学校应该创设具有独特的文化来展示个性。学校文化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的学校重视艺术教育,形成艺术文化;有的学校开展全校性的棋艺活动,形成棋艺文化;有的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科技教育,形成科技文化。学校文化只有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才能称之为特色。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才能展示个性。
    2、个体应该成为学校精神基础上衍生的个性独特的人。教育即解放,学校精神的培育只能以人的个性的解放作为追求的目标。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生命主体,都有不可替代的发展需要和生长意志,学校的精神只有与人的生长意志发生真诚的对话,并转换成符合于人的内在生长力,才能产生教育的陶冶力。
由于校园文化景观往往是非文本的、直观的,存在着大量的抽象、象征与隐喻,因此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意义是博大精深的。师生在对校容校貌及校园中的文化景观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与物质景观的“交往”中获得美的感染和现代文明的熏陶,获得个人的成长和人文精神的建构。
学校精神并不影响个性的生长。个性的生长,不但不妨碍学校精神的形成,而且会促进学校精神的提升。师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学校就是由丰富的个性组成的整体,但这种个性是学校精神基础上衍生的独特的个性,其追求个性,也谋求对学校精神文化的吸纳与内化。这些个性在活生生的对话、交流和活动中互相碰撞,互相融合,将不断提升学校精神。


主要参考文献:
1、张东娇:《论学校精神》,《教育评论》2000年第1期。
2、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
3、王亚平:《校园文化是系统工程》,《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6期。

[本文发表于《小学德育》2004年第4期]